“历史往往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前行,人类思想史同样如此。进入21世纪,当今中国再次面临道路‘选择’的拷问:是振兴中华,还是任由中华沦陷?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,是扔进垃圾堆,还是拭去蒙于其上的历史尘埃,使之重见天日?我们对古圣贤的教诲和警示,是亦步亦趋还是依照我们‘临在’的情况,以创新思维推动中华文化顺利地通过历史发展的门槛,转上更高的层面?”或许正如许嘉璐在阳明心学高端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所言,当今一代如何面对、传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,已成为他心之所系,至耄耋之年仍不遗余力为之鼓与呼。“做学问的人、思考的人,不要把自己当成民众的老师,更不是导师。传统文化的许多光华就在民间。”
2008年,许嘉璐卸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。他曾说退休之后要多陪陪老伴,因为已经“30年没陪她逛过公园了”。不过,只要一遇到和传统文化复兴有关的事,他还是坐不住。至今,许嘉璐担任中国文化院院长,参与创办尼山论坛,倡建尼山学院,推动儒学发展,几乎事事亲力亲为。在他看来,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。“孔子70岁对人生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这个矩,是治学之矩,儒学之矩,为人之矩。他老人家70岁对人生、社会,乃至宇宙的规律,把握得出神入化,做事情符合一个‘道’字。我仍然在努力追随他,向他学习。”
按照许嘉璐对于文化的分层说,文化可以分为表层、中层和底层三类:表层是“物质文化”,围绕衣、食、住、行,反映人的喜、恶、取、舍;中层是“工具文化”,指制度、法律、宗教、艺术、风俗、礼仪、习惯等;底层是“精神文化”,包括一个民族的世界观、价值观、伦理观、审美观。其中,底层文化决定中层和上层文化,上层和中层文化映射着并反作用于底层文化。
作为复兴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,许嘉璐在不同场合论述过文化的“死”和“活”。他坦言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,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,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。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,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,那么我们就可以说,它们已经死亡了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,那么我们也可以说,它已经死亡了。中华传统文化的纯学术化,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。活的文化在哪里?许嘉璐给出的答复是:“文化活在街道上、家庭中、人心里。”
在许嘉璐看来,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把儒家的、稷下的文化,化成今天的语言,结合老百姓的生活实际传授,加上各种文化创意。“不能说儒家很艰深,是我们掐断了自己传统文化的脐带,我们的教育系统教得太少了。”在尼山书院,他看到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、稚气的小孩子搬着小板凳过来听课,感叹民族记忆还在,传统文化不是将死,相反,它的生命力活泼地在生活中跃动。
“在回归的浪潮中,中国的广大民众似乎更加迫切。我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,不管有多少钱,哪怕刚刚登上致富台阶的人,都面临一个问题:口袋鼓了,脑袋空了,伦理丢了,人和人之间几乎慢慢地变成了纯粹的经济关系。这个时候,不管是中国,还是其他国家,都有人提出来‘回归’,回归到各自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去。文化热不是上级提倡的,不是党中央发号令的,是人们自发的。当人们觉得日子不能再这么过下去了,天空不能再污染了,贫富之间不能再仇恨了,婆媳之间不能再打来打去了,老爹一死几个孩子不能再马上为拆迁费撕破脸皮了……民众就会自发地反省自我,寻找解决办法。”许嘉璐引述《道德经》,阐述回归传统伦理道德,不仅是人们内心的渴望,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,“‘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是谓复命: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’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传统文化,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。尽管当前中国整个社会是道德严重缺失,可是人们心中还向往着过去那种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的生活。人们慢慢知道,有钱只是富,富而不贵,只有文化才高贵”。